水稻鉀肥什么時候施?
水稻在分蘗盛期和幼穗分化期最需要鉀,鉀肥應一次性施入,最好在分蘗期施入。如果分兩次施,應在分蘗期和幼穗分化期施。水稻施用鉀肥可獲得顯著的增產效果。充足的鉀有利于增強光合作用,促進糖分的合成和積累,提高植物抗逆性,增強水稻根系的呼吸作用,促進氮素的吸收和蛋白質的合成,使水稻籽粒大而飽滿,高產穩產。鉀肥施用技術如下:1、用量合理。堅持"四多四少"。鉀含量少的田多施,反之少施;多施早稻,少施晚稻;多施高稈品種,少施矮稈品種;多用雜交水稻,少用常規品種。試驗表明,每畝施用氯化鉀7.5-10公斤,經濟效益最大。
2.適當施肥。水稻在分蘗盛期和幼穗分化期最需要鉀,鉀肥應一次施入,最好在分蘗期;如果分兩次施,應在分蘗期和幼穗分化期施。
3.配合受精。為充分發揮施鉀效率,磷氮應配施,氮磷鉀配比為1:0.5:1.2。
4.適當地使用石灰。氯化鉀和硫酸鉀是生理酸性肥料,長期使用會造成土壤酸化。為了有利于水稻生長,適當施用石灰來中和土壤酸性是必要的。
水稻種植鉀肥應以基肥和穗肥為主。水稻中鉀的含量僅次于氮,是水稻吸收營養的第二大元素。具有促進結實、酶合成、增強光合作用、提高作物抗逆性、增加莖稈韌性的作用。
作物因缺鉀易倒伏,皺縮率高。在水稻種植中,硫酸鉀、氯化鉀和磷酸二氫鉀應配合施用。鉀肥在基肥和穗肥中的使用比例一般為7:3或6:4.水稻是耐氯作物,主要可以利用氯化鉀減少土壤板結和低ph產生的鐵、鋁對水稻根系的毒害作用。
水稻孕穗期末、抽穗期和齊穗期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3次,補充磷鉀肥,促進早熟結實。
在整個生育期,施肥應以增施鉀肥、合理施氮肥為原則。